三雅文网 >地图 >教案 >

《路灯》的教案

2025《路灯》的教案(必备二篇)

时间:2025-06-03 三雅文网

美术优质课使学生养成联想的好习惯,善于用生活中的美来表现字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美术优质课教案,欢迎来参考!

《路灯》的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领域:通过学习了解路灯的种类、功能,了解设计路灯应从美观、实用和环境协调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技能领域:初步了解路灯造型的基本要素,能设计一组造型美观、构思巧妙与环境协调的路灯。

情感领域:感受路灯造型的美感,提高学生对生活物品和环境的关注,激发学生爱护公共设施、美化生活的愿望,培养设计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路灯的造型设计。

难点:设计出与相应环境协调的路灯。

三、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作品等

学生:铅笔、彩色笔、黑色水笔等

四、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话亭的设计,了解了电话亭是一种公共设施,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再来学习一种公共设施——路灯。相信大家听到路灯都不会感到陌生吧,那老师想请同学来说说你了解的路灯是什么样子的?

2.欣赏造型别致的路灯

(1)结合自己对路灯的了解,你们觉得设计者设计这组路灯是怎么想的?

或你认为这会是哪里的路灯呢?为什么觉得是某某某的路灯呢?

(2)揭题:路灯设计

3.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下不同环境中的路灯,并思考2个问题:

(1)你看到屏幕上出现了那些种类的路灯。欣赏了这些路灯后你有什么感受?

(2)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欣赏和同学的发言,让我们大家都知道了原来路灯不仅给我们大家带来了光明,造型各异、璀璨的灯光还给我们美的享受呢,是不是这样啊!那既然这样我们今天设计路灯不是变得更有意义了啊。

4.看书请同学自学路灯的结构,理解各部分的含义

5.结合图片,讨论路灯的设计思路。

(1)根据黑板上出示的一张图片小组讨论一下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① 指出图片中的灯杆、灯体、灯罩

② 你认为图列中哪部分(灯杆、灯体、灯罩)设计得最巧妙、最美观?是如何体现的?

③ 它和周围环境协调吗?是如何体现的?

(2)这是书本上的灯杆造型变化图例,想一想除了这些变化你还能想出哪些变化?

(3)欣赏同龄儿童的作品,发表自己的意见。

(4)师生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路灯设计,那要想使路灯设计的漂亮应从路灯的各部分的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进行考虑,并要和周围环境协调。

6.创作设计

(1)作业要求:请同学给校园、公园设计一盏路灯,二个地方中任选一个来进行设计,要求造型优美,并简单的说明设计意图。提示:

①思考你设计的路灯怎样与周围环境协调。

②设计时要从造型、色彩、等方面考虑

③路灯的功能创意,如:可以通话、拍照、放音乐等

(2)学生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7.作业展评

(1) 小组互评,组内学生互相介绍自己设计的路灯,教师巡视指导,提示评价要点:造型、是否和环境协调、有没创意等)推荐出好的作品放在展示区。

(2)欣赏入选的作品,请学生代表和部分老师一起评仪出最适合校园、公园的设计作品。请获胜同学介绍设计意图。

《路灯》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静物的分类、组合,及构图中主次关系的基本知识,感受绘画作品中构图的美。

2、运用所学,以线描的形式表现身边的静物,初步做到有意识地运用构图这一绘画语言来传递情感关注与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静物的分类组合特点,及基本的构图关系。难点:用线描来写生静物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欣赏导入:

课件出示静物画,欣赏,问: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你有什么发现?

二、 认识静物和静物画

1、什么是静物?

2、寻找生活中的静物,在情境中唤起学生对静物的情感

( 1)。静物是个大家族,现在我们一起去找一找这个家族的成员吧。以录像或图片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室内、室外的各类静物。如:书房的、厨房的、客厅的、学校篮球场上的、路边的……

(2)。(将图片定格)看到这组静物,你想起了什么呢?

(3)。老师出示几个小主题,学生根据主题联想相关的物品。录像资料或图片、实物

三、学习静物分类

1、游戏“静物找朋友” (情境设置思考感悟)

静物家族的每个成员不是孤单的,它们都有自己的朋友。

2、老师在讲台上将自己带来的物品中随意拿出一件,让学生根据其用途等特征在所有带来的物品中找朋友。

3、小组内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学生将组内的物品初步分类)

4、小组间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各组间的物品相互交流补充)。

四、 学习理解静物摆放的主次

老师:一般来说,主要物品安排在画面主要的、合适的位置能使画面的主题突出;物品的摆放有大有小、有前有后。能使画面更加生动、 美观。

学生利用静物在桌子上进行尝试摆放,要求体现主次关系,不同形式的摆放体现不同的个性、情感。体验主次构图关系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教师引导学生适当注意物品间的大小、疏密、前后的关系。

在物品的组合摆放中思考相关的主题名称。

五、师生评价,教师及时予以指导调整。

六、作品赏析

1、欣赏画家作品中选择了哪些物品?主要的物品是什么?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意。

2、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七、自主表现

作业要求:用线描的形式画出本组桌上已分类、组合好的物品,注意物品的组合体现主次关系,构图合理、美观。

八、交流评价

1、小组内交流:相互欣赏同学间的线描作品,从构图、线条表现的角度交流。

2、小组间的交流:从物品的组合摆放、线描作品的角度交流。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参与、交往状况、小组合作及作品的表现等。

九、课后延伸 运用线描的工具,有意识地表现自己所见所感的物品,尝试找一找、看一看、画一画室外的静物,品味活动中的另一番情趣。

本文来源:http://www.sanyawen.com/jiaoan/4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