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雅文网 >地图 >计划 >

期末复习计划

期末复习计划(系列四篇)

时间:2025-06-03 三雅文网

期末复习计划 篇1

一、复习目标:


1、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的组成及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会用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复习内容:


(一)空间和图形复习:


复习要解决的问题


1、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根据具体情境,用行、列表示物体的位置。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二)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


复习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复习的重点内容是:


1、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认识数位表,掌握数的组成。


3、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复习的相关题型:


1、数的组成:


(1)7个一和5个十组成的数是()。


(2)36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判断:8个一和3个十组成的数是83。…………()


2、数位表的认识:


(1)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7,个位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小4,这个两位数是().


(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6,十位上的数字是5,这个两位数是()。


(三)100以加法、减法的复习。


复习主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能熟练的进行100内数的计算,在具体情境中能发现并提出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


复习的主要内容有:


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以及用计算解决实际中的简单问题。主要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等。对于计算方法,重点掌握口算的方法,以及用竖式计算,同时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四)认识时间的复习。


复习主要解决的问题:


认识钟表,熟练准确的认读出“整时”、“半时”和“几时几分”。


复习的主要内容:


学生能看着钟面正确的辨认出“整时”、“半时”和“几时几分”。


相关的题型主要有:


1、看着钟面正确的辨认出“整时”、“半时”和“几时几分”。


2、判断:给出钟面,给出一个时间,学生能够判断对错。


3、根据平时的生活习惯,能够给一些事情按照时间排序。


4、给一个时刻,让学生说出再过几分钟以后的时刻。


(五)人民币的认识“元、角、分”的复习。


本单元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已有所了解,但由于比较抽象,掌握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元、角、分”之间的单位换算还是一个难点。


复习主要解决的问题:


熟练人民币的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准确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复习的主要内容:


1、人是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能够准确地对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进行换算。


3、会购物,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的计算,用人民币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


简单为题。


(六)统计。


复习主要解决的问题


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1个单位)和统计表,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复习方法与措施:


1、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说说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谈谈自己对哪些知识学得比较模糊,需要好好巩固一下。


2、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尽量采取游戏的方法,设计一些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快乐中复习,更好地获得初步的知识和技能。


3、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复习的方法。


5、改进对学生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地方还需努力。


6、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四、复习时间安排:


1、位置……………………………………1课时


2、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2课时


3、图形的拼组……………………………1课时


4、100以内数的认识……………………1课时


5、认识人民币……………………………1课时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2课时


7、认识时间………………………………1课时


8、找规律、统计…………………………1课时

期末复习计划 篇2

一、班级学生基本情况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高。数学课的形象、生动、有趣,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使他们很喜欢上数学课。比较喜欢游戏形式的学习活动。在游戏中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真正学习到知识。


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有两、三个学生因智力问题、贪玩而使学习有较大的困难。有较多的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很讨厌单纯的练习。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会用这几种图形拼图。


2、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认识数位,了解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


3、能正确地口算有关两位数的加减法,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4、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钱款实际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5、认识统计表,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习重点:


1、学会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学会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五、复习难点:


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六、复习的措施:


1、了解学生,统一思想,和学生一起制定出复习计划。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


2、教给学生复习基础知识的方法,让学生会学习,即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更要以这些基础知识为凭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3、复习要突出方法的指导。不同的学生不同对待,多指导后进生,让他们转化为优生。


4、复习方法要灵活,要求学生也要学活。后进生,我们则应更多地“开小灶”,对本学期的知识给予补习与复习,扎实基础。


七、复习的安排(共6课时)


第1课时:100以内数的读写


第2课时: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3课时:人民币的认识


第4课时:复习加、减法应用题


第5课时:练习课


第6课时:找规律与统计

期末复习计划 篇3

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学生共31人,这个班级是个非常特别的班。在课堂上能够听讲的学生只有19人,剩下学习能力非常弱,特别好动、好玩,很能做到安安静静的在教室里。且能在课堂上听讲的19人,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差别也较大。不过,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就是好动,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影响。在学习上学生比较喜欢以游戏形式来学习,在游戏中他们玩得很开心,也学到了知识。对于半期的学习任务,班上有8人左右基本完成。十以内数的加减法大多数都是通过数手指来完成。还有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很少有做完题检查的习惯。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10各数。

2、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

3、能看一幅图列一个算式、二个算式或四个算式(两个加法两个减法)。

4、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掌握带有?的看图列式方法。

5、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6、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7、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复习的重、难点:

重点:1—5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

难点:认识物体和图形、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四、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复习使学生在半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把半学期所学知识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

6、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五、复习措施:

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

2、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加强对10以内口算加减法的练习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练习。

4、加强对中下等生进行个别辅导

六、复习时间安排

1、0—10各数的认识及相应的加减运算(5课时)

2、分类(1课时)

3、认识物体和图形(2课时)

4、综合复习、查漏补缺(2课时)

期末复习计划 篇4

一、学情分析

总体情况:多数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上能认真听讲,积极思维,课后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改错。但也有少数学生惰性强,课上不动脑筋思考问题,写作业效率低,不能主动及时改错。

二、主要复习内容:

1、位置与方向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统计

4、年月日

5、两位数乘两位数

6、面积

7、小数的初步认识

8、解决问题

9、数学广角。

三、复习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习措施

首先要全面了解和分析本班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情况。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有点有面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1、计算部分:

a、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3、5分钟时间练,练习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

b、乘除法计算:先要复习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题目。

2、解决问题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计量单位部分: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和运用。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习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五、复习内容安排:

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连位数乘两位数

2、面积

3、统计小数的初步认识

4、位置与方向年月日

5、解决问题 

本文来源:http://www.sanyawen.com/jihua/4404.html